6
换热机组工作流程和控制原理:
工作流程:机组由一次侧、二次侧及补水系统组成。一次侧指热量或冷量的提供侧,二次侧指热量或冷量的接收侧。一侧次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二次侧,二次侧没有循环泵,通过循环水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用户。
控制原理:机组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对机组进行自动及远程监控,达到势力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机组控制由具有测控功能的控制器、电控柜、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讯系统组成。控制器通过与其相连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完成对换热器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应包括温度传感器或温度变送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计、热量表、液位变送器、电动调节阀、变频器和电磁阀等。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对数平均温差大:
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换热机组遇到刺漏的原因:
温度差的影响
换热器法兰、筒体、螺栓、管箱、垫片之间存在温度差,使各部分热胀冷缩不均,导致换热机组法兰垫子泄漏。
温度对垫片的影响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问题,是因为换热机组法兰使用的是耐油石棉橡胶板做的垫子,垫片长期在55~120℃的高温作用下,会使其老化而失往弹性造成垫子漏失。
温度对材质性能的影响
换热机组浮头盖与浮头管板的密封是两块钩圈钩卡在管板背面,形成卡钩法兰,用螺栓连接,卡钩法兰是整体加工后切成两瓣。如果钩圈、螺栓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长期处在100~120℃的高温的环境下,其机械性能降低,还会发生蠕变和应力松弛现象(同质的钩卡不同的部位其热胀量也不同)使螺栓的拉紧力减小。会直接导致法兰对垫子的压紧量减小而发生刺漏现象。
原有的直供供热形式只能通过阀门的开关来实现对系统的调节。换热机组通过对一次网的调节、二次网的质调节、二次网的量调节、二次网的质调节并量调节来实现对整个供暖系统的控制。提高了换热站的智能化和运行的经济性。
一次网的调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热源即一次网的调节,是由安装在二次网上的供水温度传感器及安装在室外的室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二次网供水的温度信号和实时室外温度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转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输出信号控制安装在一次网上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一次网的。
二次网的调节:二次网质的调节,二次网的循环泵采用定泵即定转速泵,保持二次网的不变,通过安装在一次网上的调节阀改变一次网的来间接控制二次网供水的温度,实现二次网的质调节,限度的节省能源;二次网量的调节,二次网的循环泵采用变泵即变频泵,通过改变变频器的频率而改变电机的转速达到改变二次网的目的,实现二次网的变控制。该控制方式特别适合采暖用户是分户计量的工况;二次网质调节并量调节,即二次网的循环泵采用变泵来改变二次网的,实现二次网的量调节,同时通过安装在一次网上的电动调节阀来控制二次网供水温度,实现二次网的质调节。这样用户的管网处于大温差小运行状态,达到优节能的效果。
智能温控采暖机产品应用
这款设备由于自身的智能温控工艺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公共建筑、居民供暖、工业生产等领域当中,适应的工艺类型遍布于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热电系统及冷凝工艺当中,特别是在一些自身配置有锅炉或者电厂的场所当中,例如酒店、饭店、泳池、空调、学校等大型工艺领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