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换热机组工作流程和控制原理:
工作流程:机组由一次侧、二次侧及补水系统组成。一次侧指热量或冷量的提供侧,二次侧指热量或冷量的接收侧。一侧次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二次侧,二次侧没有循环泵,通过循环水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用户。
控制原理:机组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对机组进行自动及远程监控,达到势力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机组控制由具有测控功能的控制器、电控柜、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讯系统组成。控制器通过与其相连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完成对换热器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应包括温度传感器或温度变送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计、热量表、液位变送器、电动调节阀、变频器和电磁阀等。
智能温控采暖机设备特点
智能温控采暖机组采用的模块化工艺设计,减少了自身的结构占地,并且大幅度的减少了我们的工程造价,同时也完全不影响我们的热交换工艺效果,高效节能,运行成本低。
控制方式多样,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非常高,用户可以采用远程端操作、控制柜操作等多种操控方式,设备液晶屏幕显示,完全不必要担心远程操控看不清晰的因素发现。远程微机操作,多台机组集中管理。
设备的自动化工艺自动补水、自动调压、对水也有控制工艺,防工艺过大也防设备结垢过快。
设备安装拆卸简便,一般这款设备在上设备的时候就是成套设备,安装工艺都是一体化的,用户只需要将管路连接好就可以进行运行。如果后期要进行拆卸维护工艺也直接拆卸,再将换热器进行拆卸即可。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对数平均温差大:
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换热机组是由板式换热器、水泵、阀门、过滤器、配电箱、变频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等由管路连接,在工厂预组装,安装在同一底座上的智能型换热设备。机组运行到安装现场后,只需连接一次侧、二次侧及补水管道,接通电源即可投入运行。同时,机组具**构紧凑、便于远程运输、占地面积小、安装现场就位灵活等特点。
板式换热机组是把一次网热量,自动连续的转换为用户需要的生活用水及采暖用水。即热水从机组的一次侧入口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机口一次侧出口流出;二次侧回水经过过滤器除去污垢后,通过二次侧循环水泵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生产出于采暖、空调、地板采暖或生活用水等不同温度的热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次水经过过滤除污,经由循环进入换热器,被蒸汽或高温水加热后进行供热。蒸汽或高温水进入板式换热器后,变成凝结水或高温回水返回热源,进行一、二次供热系统的回路循环。补水泵将软水打入系统中以保持系统压力的恒定。